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诗词5篇

发布时间:2021-09-08
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诗词5篇

李清照(1084年3月13日-约1156年),号易安居士,出生于齐州济南(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),宋代女词人,婉约词派代表,有“千古第一才女”之称。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李清照的诗词,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李清照的诗词1

临江仙

李清照

庭院深深深几许1?云窗雾阁常扃2。柳梢梅萼3渐分明。春归秣陵树,人老建安城。

感月吟风多少事?如今老去无成。谁怜憔悴更凋零。试灯无意思,踏雪没心情。

1几许:多少。

2扃(jiōng):关闭。

3萼:花瓣外的一层小托片。

幽深的庭院能有多深呢?雨雾缭绕中阁楼的门常常关闭着。柳树枝头的嫩芽以及梅花的花萼能渐渐地看清了。美丽的春天又回到了秣陵这个地方,而客居此地的人也一天天老去。

曾经写过多少吟风弄月的诗句啊,可惜如今年纪一大把还 是一事无成。有谁会怜惜我容颜憔悴、到处飘零呢?元宵佳节去赏灯让我觉得没意思,外出踏雪也没有这个心情。

【幽闭之美】

词中“庭院深深深几许?云窗雾阁常扃”,二句写出了一个幽深的院落,也许作者就将自己幽闭在此。作者在开头连用三个“深”字来形容庭院,可见庭院有多么深。前两个“深”字为形容词,后一个“深”字为动词,以疑问句的形式,加重了语气,再次强调了深。接下来我们看到云雾缭绕着阁楼,阁楼的门窗常常紧闭,又增加了庭院的几分深度。我们猜想,这门窗“常扃”,一定是作者本人关闭的了。她不愿外出,所以不仅要闭门,更要关窗,体现了幽闭之意。

【赏析】

词人在这首词中,上片从江南早春生机无限的景色写起,反衬词人“云窗雾阁常扃”的幽闭生活。下片词人将自己流落异地的伤感与往昔“感月吟风多少事”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,巧妙地寄托了作者的哀苦与忧愁。抒发了深沉的情感,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。请你仔细回想一下,哪些诗词中还 用到了这一手法,试着比较它们。

【启示】

这首词是李清照在颠沛流离中,途径南京时所作。在这里,我们看到词人选择一处幽静之所暂住,而且在春机盎然之际,词人却紧闭门窗,不知原因何在。如果结合作者在词中的心境,不难看出,李清照想借此来思考个人、甚至国家的命运,除了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外,还 要保持个人的修养,顽强地守住自己的做人标准,不放弃人生的理想。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。

李清照的诗词2

醉花陰

李清照

薄雾浓云愁永昼1,瑞脑2销金兽。佳节又重陽,玉枕纱厨,半夜 凉 初透。

东篱3把酒黄昏后,有暗香4盈袖。莫道不销魂5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

1永昼:漫长的白天。

2瑞脑:一种香料,俗称冰片。

3东篱:泛指采菊之地,取自陶渊明《饮酒》诗:“采菊东篱下”。

4暗香:这里指菊花的幽香。

5销魂:形容极度忧愁、悲伤。

心中的忧愁被满天的稀薄的雾气和浓密的云层笼罩着,持续了一整天,呆在屋里看着铜香炉里的香料一点点烧完。又到重陽佳节了,天气突然转凉 ,夜 里凉 意透过纱帐让人受寒。在采菊的地方饮酒一直到黄昏以后,没想到淡淡的菊香飘满了双袖。千万不要说这样不会消损神魂,晚来风急,瑟瑟西风把珠帘卷起,闺中的少妇比黄花更显消瘦。

【愁思之美】

李清照因写出“莫道不销魂,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”三句词,使《醉花陰》成为千古绝唱。这首词虽然是写对丈夫的思念,但却创造出一个寂寥、凄清、愁美的境界,词中“销魂”两字极喻相思之愁的深厚。“帘卷西风”即“西风卷帘”暗含凄冷之意。句中先以“销魂”点出因思念而神伤,再以“西风”渲染愁思之景,最后落笔结出一个“瘦”字。词人巧妙地将思念之愁与菊花作比较,更显消瘦,可见愁思程度。

【赏析】

在这首《醉花陰》里,词人同样是写对丈夫的思念之情,但是纵观全词却没有出现思亲的语句。词中,词人采用了叙事的方式,表达出思亲的深沉和愁苦。比如“帘卷西风,人比黄花瘦。”历来以花喻人瘦的诗词很多,宋无名氏《如梦令》中有“人与绿杨俱瘦”,宋程垓《摊破江城子》中有“人瘦也,比梅花、瘦几分?”,秦观《水龙吟》中有“天还 知道,和天也瘦。”等等。但是它们都不及李清照词句绝妙。试分析李清照的词句妙在哪里?

【启示】

李清照的这首词,是在一种伤感、凄清的心境下所作,所以句句沾满了作者那时那刻的情绪,有一句话叫“物皆著我之色彩”,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用愁苦的心情来看待周围的一切,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。正因此,词人才写出如此牵人心肠的词句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就不能跟写词那样放纵自己的情绪,当你暴躁的时候要懂得压制,当你狂喜的时候,要注意尺寸。一个人只有管理好自己的情绪,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欢迎。

李清照的诗词3

武陵春

李清照

风住尘香1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

闻说双溪春尚好,也拟2泛轻舟。只恐双溪舴艋3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

1尘香:落花化为尘土,而芳香犹在。

2舴艋(zéměng)舟:小船。

3拟:打算。

狂风停止了,花朵凋零殆尽,泥土里还 残留着花香。太陽升得很高了,我却懒得打扮梳头。很多事情都结束了,只是景物依旧,人却不再。刚想要倾诉一下自己的慨叹,还 未开口,眼泪先流了下来。我听说双溪的春景正是最美好的时候,我也计划着前去划船。只是担心双溪那蚱蜢般的小船,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。

【残败之美】

这首《武陵春》的首句“风住尘香花已尽”为作者所见,仅仅7字,便道出了残败的景象:一场狂风吹落了花朵,落红满地,人践马踏之后,残花混杂在尘土之中,满目凄凉 。冷不防,泥土里还 飘散着残留的花香,让人心寒,于是眼前更添几分残败。“风住尘香”四字,不但含蓄,而且由于含蓄,反而扩大了句中的容量,使人从中体会到作者更为丰富的感情。

【赏析】

李清照的诗词常有惊艳名句,而这些词句均是出新出奇的结果。无不新颖、另类。比如写愁,前有李煜《虞美人》名句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比喻愁比水多而已。秦观《江城子》中:“便做春江都是泪,流不尽许多愁。”比喻愁是可随水流尽的东西而已。而李清照却把“愁”搬上了船,让愁有了重量,不但可随水而流,而且还 可以用船来载。让人耳目一新。由此,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在不断继承和出新,其实作文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。

【启示】

这首词写于金人南侵,李清照在浙江金华避难时所作。当时词人处于国难当头,愁压心头的多愁境地,只是听说了双溪名胜之美,但是最终无心出游。这首词表明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“一种相思,两处闲愁”的家愁、情愁,而是国家民族的大愁。这种转变是民族责任感的体现,一个人只有先爱国,才能后立业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李清照的诗词4

如梦令

李清照

常记溪亭1日暮,沉醉不知归路。

兴尽2晚回舟,误入藕花深处。

争渡,争渡3,惊起一滩鸥鹭。

1溪亭:临水的亭台。

2兴尽:尽了兴致。

3争渡:怎么渡。争:同“怎”。

常回忆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黄昏的情景,那时沉醉在快乐中都快忘了回家的路了。心满意足后才乘船向岸,却陰差陽错划进了荷塘深处。急着划呀划、划呀划,惊得栖息在池塘中的白鸥和鹭鸶都飞了起来。

【尽兴之美】

年轻人的快乐不需要太多理由,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就是对这个年龄段的自己的回忆。那时他们玩得多么愉快,一直到天黑了才肯回家,路上误入鸥花深处,把正准备休息的鸥鹭吓得落荒而逃,青年们哈哈大笑起来。人声、鸟声、水声交织在一起,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情景。

【赏析】

本来回忆过去可以直接说当时的情景,但李清照用“常记”引出了全篇,这里就说明那种快乐的时光令人回味眷念,也说明了如今的她已经无法再感受到当日的欢乐,不免惋惜。回忆是生活的一部分,有的甜蜜、有的不堪回首,想一想,对于那些不愿意提起的往事,用什么来开头呢?

【启示】

几乎所有人在回忆往事的时候,总是会特别眷念年轻的时候,因为年轻的时候最有激情和勇气,也最单纯、简单。年轻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种状态,每个人只有一次,正当年轻的人,好好珍惜这段有哭有笑、敢爱敢恨的时光吧。

李清照的诗词5

怨王孙

李清照

湖上风来波浩渺,秋已暮、红稀香少1。水光山色与人亲,说不尽、无穷好。莲子已成荷叶老,青露洗、苹2花汀3草。眠沙鸥鹭不回头,似4也恨、人归早。

1红稀香少:鲜花衰萎,空气中飘散的香味也淡薄了。

2苹:多年生水草,又名“田字草”。

3汀(tīng):水边平地。

4似:应。

秋天的风一阵阵地从湖面上吹来,泛起层层的涟漪,鲜花衰萎,空气中飘散的香味也淡薄了。那些美好的水光山色主动与人亲近,一时竟说不见这无穷的美好。

湖中的荷叶渐渐枯萎了,可它的果实却无比饱满,苍老的荷叶和饱满的莲房,临近岸边的苹花汀草,就像经过清露泼洗过一样,显得清爽悦目。几只栖息在沙岸上的鸥鹭,对于早早归去的人们头也不回,似乎以此来表示它们的不满。

【成熟之美】

词人笔下是一派金秋的景象,一句“莲子已成荷叶老,清露洗、苹花汀草”,虽然让人再也看不到柳永《望海潮》中,夏日湖面上那种“十里荷花”的盛景,也看不见周邦彦《苏幕遮》中“水面清圆,一一风荷举”的那种情致,但是词人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成熟之美:荷叶老去了,莲房开始变得无比饱满,给人一种成熟的欢愉。这样的秋天怎不叫人心旷神怡。

【赏析】

李清照在这首《怨王孙》里描写了秋天泛舟湖上所看到的美丽景色,一反常人的悲秋情调,表达了词人陶醉山水之情。为了理解词人的这种心境,建议你参考李白《独坐敬亭山》中的“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”和辛弃疾《贺新郎》词中的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、见我应如是”等句,体味各自表现手法,领会词人情感。

【启示】

李清照的这首词,与她众多表现愁绪的诗词相比,别具风格。这是一首记写秋天郊游的词作,在常人眼里,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常常是萧瑟冷落的感觉,自从宋玉写“悲秋”以来,文人笔下的秋景总是呈现着悲凉 萧瑟。然而李清照这首《怨王孙》展现的是一幅清新广阔的画图,抒发了词人饱尝心酸之后的乐观开朗,体现了词人蔑视困难、积极进取的人生精神。